凡人微光丨记“全国十佳基层公共就业”刘佳丽
发布时间:2025-09-24 16:14 浏览次数:次
央广网合肥8月10日消息(记者鲍玉婵)对于31岁的刘佳丽来说,最开心的时刻,莫过于她服务过的困难群众,给她发来成功找到工作的信息。而在广大群众心中,这位“热心肠”的社区工作者,总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解决难题。
在社区服务窗口工作三年多以来,刘佳丽始终扎根在工作的最基层,用汗水和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赞赏。在今年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(全国赛)中,经过激烈比拼,刘佳丽最终以总分全国第三的成绩荣获“全国十佳基层公共就业”称号。
“能得到这份工作真的要感谢社区的小刘,通过她的指导和帮助,才使我重新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,解决了我的就业难题。”辖区居民余大哥因所在的公司破产导致失业,自己在外面几番找工不成,便来到社区寻求帮助。
刘佳丽第一时间帮助余大哥进行了失业登记,并帮指导他用“支付宝”APP进行了失业金申领。在后期跟踪回访中,刘佳丽了解到余大哥在各大网络招聘平台投递个人求职简历,但都因学历不高、年龄偏大而没有结果。恰逢常青街道即将举办“春风行动”专场线下招聘会,现场会有七十多家用工企业提供将近2700个岗位,刘佳丽便劝余大哥到时来招聘会上看一看。在招聘会现场,她综合考虑余大哥的自身条件和就业需求,帮他对接了几家合适的企业,最终选择了一家企业的物业安全监督员岗位。
针对余大哥担心的面试问题,刘佳丽邀请了街道的就业指导人员一道对余大哥进行了面试指导,并向用工单位进行推荐。
“群众利益无小事。”工作之后,刘佳丽始终以此为行动准则,一心为群众着想,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。
社区一位李姓失业人员,之前从事过西餐厅厨师工作,而且有中级厨师资格证书。在与李某的交谈中,刘佳丽发现李某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,但西餐厅离家都比较远,不愿再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,就业意愿不是很强烈。几番劝说沟通后,李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想在离家较近的学校或公司食堂等类似单位从事厨师工作。刘佳丽向其宣传了“社区三公里”智慧就业平台,并手把手教他注册个人信息和查看附近企业的招聘信息,最终李某也是通过该平台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。
“把政策内容、办理流程告知服务对象并不难,难的是我们要将各类政策融会贯通,结合每名服务对象的特点,为他们‘量体裁衣’,为他们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政策‘礼包’,想方设法为每一位服务对象解决实际困难,实实在在的给群众办实事。”刘佳丽说。“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心,这很值得!”
“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。”在日常工作之余,刘佳丽还积极学习业务知识,立志成为一名业务精湛、作风过硬的业务骨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