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《夜间消费地图》出炉!这15个夜间消费区“
发布时间:2024-08-08 23:46 浏览次数:次
珠江琶醍、太古仓滨水区、江南西3个位于海珠区,数量最多。其次是越秀区、天河区和白云区,均为2个。越秀区的夜间消费集聚区有北京路和环市东。天河区有天河路和珠江新城—兴盛路—珠江道。白云区有白云新城和新市—远景路。
其他区的夜间消费集聚区,包括番禺区的长隆汉溪—万博,花都区的新华,南沙区的金洲—蕉门,从化区的街口。黄埔区和增城区的夜间消费集聚区连成一体,为南岗—新塘。
夜生活折射时代之变,凸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。记者调研发现,用改革的方法扩大夜消费,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,将充分释放“夜经济”活力,创造健康、时尚、美好的夜生活。
据生活方式研究院主办的“生活榜”市场调查,80.6%的受访者认为,夜间生活和消费的主要需求在于释放压力;59.9%的受访者认为,夜晚出现频率最高的情绪是“放空自己,不需要思考”,夜生活中减压的心理需求相当明显;夜间消费停留时间以3至4个小时为主。
“珠江夜游、小蛮腰、长隆大马戏号称广州夜游‘老三样’,但是除了看动物,就是看夜景、看灯光,文化氛围还不足,要补上广州夜生活的文化短板。”广州市发改委服务业处处长尹志新说,要发展内容健康、形象正面、服务规范、业态丰富、受众多样的“夜经济”。
广州的夜间消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,很多夜间消费新时尚都是从广州兴起并风靡全国。1979年,广州东方宾馆开办了国内第一家营业性的音乐茶座,很快,“边喝茶,边听歌”的娱乐方式逐渐普及开来,广州成为大城市中第一个有夜生活概念的城市。
1985年,广州办起了国内首个灯光夜市——西湖路灯光夜市,同样引起轰动。这个灯光夜市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时装的窗口。
广州还最早引领了KTV、夜宵等夜间生活方式。央视科教频道的专题节目《40年40个第一》中报道,上世纪80年代,卡拉OK从广州开始迅速传遍全国。
时下,广州的夜间消费依旧风生水起。据媒体2019年发布的城市夜生活指数,在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排名中,广州位居第三。其中,将近84%的城市每天夜场电影不足100场,而广州成为夜场电影超过1000场的三座城市之一。广州也是22时后仍在运营的地铁站点超过200个的三座城市之一。截至今年6月30日,广州共有4447家品牌便利店,其中24小时便利店超过3191家,占比超过71%,位居全国前列。
广州还是中国最能吃夜宵的城市。有数据显示,夜宵外卖订单一度占广州整日订单总数的6%,远超其他城市。从饿了么、大众点评公布的统计数据(2017年10月-2018年10月)看,广州的夜间餐厅占比高达34.30%,远超重庆的27.5%与上海的26.1%。
口碑饿了么发布的“广州夜经济大数据”显示,广州上半年夜晚(21:00-次日5:00)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四成,规模为广东第二;广州人吃饭时间较晚,23时后的订单占比较全国整体水平高出7%。
美团发布的数据则显示,上半年广州夜间(21:00至次日4:00)外卖订单量同比上升超六成。全国人民最喜欢在21时-22时点夜宵外卖,这个时段的外卖订单量占夜宵外卖订单总量约40%。其中,广州该时段的外卖订单量占夜宵订单总量近60%。
哪些区最爱夜间点外卖?美团数据显示,从订单量上来看,前三名是白云、天河、番禺。广州夜宵外卖需求集中在校园附近。在口碑饿了么全市夜间订单最多的区域前10名中,大学校园占7席。
说到外出消费,口碑饿了么数据显示,天河、海珠和白云等中心城区是广州“夜猫子”的集中地,近五成的夜间外出消费发生在这里。